秦皇求仙入海處位于秦皇島市海港區東南部,秦皇島古屬碣石地域,因秦始皇東巡駐蹕于此而得名。
據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記載,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東巡碣石—秦皇島,并在此拜海,先后派盧生、侯公、韓終等兩批方士攜童男童女入海求仙,尋求長生不老藥。明憲宗成化13年,立“秦皇求仙入海處”石碑一座,以紀圣境。
求仙入海處景區,古樹參天,風光旖旎,兼具深厚的文化內涵。由秦風闕門、秦皇東巡群雕、戰國風情、仙人祠、求仙苑及孔雀園、秦皇游樂園等組成。闕門系仿秦闕門形式建成,外觀重檐四頂、四闕三門,正門橫匾“秦皇求仙入海處”由趙樸初先生書寫。 “戰國風情”為戰國風情一條街,街市兩廂再現齊、 楚、燕、趙、魏、秦諸國的政治、軍事、農業、手工業、商業、民俗等文化特色。求仙雕像為大理石雕,秦始皇及各位方土像,再現了求仙出海場景;求仙殿為仿秦建筑,高大雄偉,內用現代化聲光電控技術再現秦時重大歷史事件;殿內秦帝國軍事藝術陳列館,以展示秦帝國先進的軍事思想,科學工藝等,表現光輝燦爛的古老文明。碑亭為園頂形建筑,內有石碑一尊,上鐫 “秦皇求仙入海處”七個大字。摩崖石刻為一兀立巨石,上刻秦始皇東巡時作“碣石門辭”全文,小篆體,雄偉古樸。
秦始皇 秦皇求仙入海處,濃縮了戰國時代重大歷史事件和傳說,突出了秦始皇拜海求仙的壯觀場面。秦皇東巡群雕,體現出秦始皇“華夏一統、千古一帝”的風采;求仙路祭壇上,高6米,重80噸的始皇立體雕像堪稱全國之最。
秦皇求仙入海處特色景點
竭石門辭
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,曾先后五次出巡,其中公元前215年第三次東巡到碣石,派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,命大臣李斯刻“竭石門辭”,即矗立海邊的喝石刻石。重刻的稿石系采用花崗巖自然石塊,高約5.1米,寬2.9米,厚2米。
群雕
始皇一生喜愛巡游,在他統治全國后的十余年里;曾五次出巡“親巡天下,周覽遠方”。秦始皇每次出巡時,都有隆重的車仗和龐大的車隊,場面非常壯觀,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組群雕以秦始皇出巡時聲勢浩大的歷史場面,用生動、形象的始皇像、車馬及人物造型,再現了秦始皇華夏一統,千古一帝的風采,它是由32個人、2 0匹馬、2輛車組成的,此群雕長40米、寬5米、高6.6米,是景區繼秦始皇巨型雕像之后的又一個標志性建筑。
求仙苑
求仙苑內百草叢生,百花爭艷,古碑林立;秦皇井、祈壽亭、升仙臺等源于美麗、神奇的傳說;望海長廊是為秦皇求仙入海的童男童女的親人眺望、祈盼的場所;凄美的歷史讓人回味。配以碧清的湖水,白色的亭廊,構成了一幅水陸相連的美麗圖畫。
闕門
秦皇求仙入海處的闕門,仿秦漢闕門形式,外觀重檐四阿頂,四闕三門,其中門樓為重檐牌樓式,中間正闕兩座,左右帶副闕,旁闕兩座,兩邊接連高墻;旁闕上層梁坊按東西南北四方位浮雕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四靈,正門橫匾是由趙樸初先生書寫的“秦皇求仙入海處”。 在闕門的前面這對神獸叫“天祿”,傳說中天祿是一種頭上長角、肋生 雙翅會飛的動物,是吉祥的象征。
仙人祠
仙人祠分山門、正殿和東西配殿。山門塑有哼哈二將;正殿和配殿分別塑有東王公、西王母、福神、祿神、財神、壽神和求仙的盧生、徐福、韓終、侯公、石生幾位方士。因祠內有仙也有人,合稱‘仙人祠”。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,自稱始皇帝,希望二世、三世……以至萬世永遠流傳下去,他想永遠統治中國,于是派遣許多方士漂洋過海,尋求長生不死的仙藥,這些方士有的到了日本、韓國,也有的下落不明。仙人祠就是為這些方士修建的祠堂,以紀念他們為中、日、韓三國在經濟、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。
秦皇號
“秦皇號”海上觀光游輪項目,由海港區旅游開發總公司與中港集團天津船舶工程有限公司、澳大利亞澳吉達有限公司合作舉辦,總投資1500萬元人民幣,在秦皇求仙入海處景區海域建設游船碼頭建造1條可容納300人的豪華游船,開辟海上旅游黃金線,于2002年7月1日投入使用,正式接待游客,游客可乘觀光游輪欣賞近海、深海風光。
開放時間
全天
地址
秦皇島海港區東南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