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睺寺位于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顯通寺和十方堂之間,始建于唐代,塔院寺東口的垂花門就與羅寺的垂花門隔街對峙。簡樸大方的垂花門上,懸嵌書有“羅寺”三字的匾額。據佛教經典記載,釋迦牟尼出家前娶妻生子,兒子取名叫羅羅。羅羅就是覆障的意思。后來,羅羅十五歲出家,成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。羅寺的命名,即是由此而引出來的,意為佛普滿渡眾生的地方。
羅睺寺創建于唐代,因此地顯過神燈而建寺,曾取名落佛寺。明弘治五年重修,寺內有重修碑記。明萬歷年間李娘娘重建。相傳,明朝時,萬歷皇帝的父親駕崩,萬歷皇帝當時尚小,李娘娘便把江山讓與皇親李良。李良接了江山后,反將李娘娘和少主打入冷宮,鎖到昭陽字。這時,李娘娘悔嘆不已,便在佛前許愿,如果佛能保佑少主將來登基,她就用巨款重建五臺山的落佛寺。后來,朝臣楊波、徐彥昭等人扶持少主當了皇帝,李娘娘即還舊愿,重建此寺。清康熙年間,該寺由青廟改為黃廟,常住藏族喇嘛。
羅睺寺占地面積一萬五千多平方米,計有殿堂樓房一百一十余間。從木牌樓到寺山門,其間有一條寬約二米、長約百米的弧變形緩坡度通道,道兩旁筑有丈數高的紅土圍墻,道頂端又有一棵古松,虬枝遮罩。游人走在道上,有一種森嚴幽古的感覺。到山門前,稍覺開朗。門兩旁有石獅子一對,大且圓壯,威風凜凜,系唐代遺物。在五臺山中心區,屬于唐代的石雕臥獅,就此一處。山門左側,建有一座高丈余的西藏式磚塔,叫文殊塔,塔上雕有文殊像。相傳,這里原有一棵大樹,正殿內的文殊菩薩騎獅像就是用這棵樹做塑柱,外面又塑了泥,著了彩做成的。這棵樹是文殊菩薩顯法的靈跡,伐樹后就在樹根下建塔記之。
天王殿
羅睺寺殿宇內的主要塑像,有著明顯的喇嘛教風味。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叫天王殿,靠墻壁有四尊天王塑像,高大魁梧,怒目而視,身子坐在高臺上,腳伸到地下,壓著各種妖怪。古印度神話稱須彌山腹有四大天王,佛教也彩采用其說,宣稱四大天王各護一方天下;東方持國天王,身白色,持琵琶;南方增長天王,身青色,持寶劍;西方廣目天王,身紅色,手纏龍蛇;北方多聞天王,身綠色,執寶幢巨傘。因稱“護世四天王”,俗稱“四大金剛”。這里的四大天王像,是按喇嘛教《度量經》的規定塑的,和其它青廟大殿里的四大天王踏八怪樣子略有不同。
文殊殿
第二座殿叫文殊殿,殿內的文殊菩薩塑像和在別的青廟里看到的更不同。文殊菩薩騎坐的獅子是臥在蓮臺上,而不是或站或臥在磚臺地面,文殊菩薩的面色是白的,而不是金色的,肩膀兩邊還添了伸出的肩花,肩花上一邊放著智慧劍,一邊放著經書。這是喇嘛廟文殊菩薩塑像的一般特征,就連本寺山門右側文殊塔上雕的文殊像,也完全是這個樣子。
第三座大佛殿里的塑像,有西方極樂世界、東方玻璃世界、人間娑婆世界同時又稱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的三世佛。有八大供養菩薩,分別拿著仙桃、海螺、琵琶、鏡子、如意鉤等等,列在下面,謙恭地侍奉著佛祖。供養菩薩的形態,也是按喇嘛教《度量經》的規矩來的。羅寺還供有西藏黃教祖師宗喀巴。史載,西藏黃教祖師宗喀巴老年著書立說,明永樂皇帝請他去北京,他不能前往,就派了弟子降全曲爾計去了。后來降全曲爾計從北京來五臺山住了一個時期,朝拜文殊菩薩圣跡,當地漢僧對他厚禮相待,與他一起交流漢藏佛學。從此,便有喇嘛教待屢屢朝五臺山。到了清代順治年間,五臺山有十處青廟改為黃廟,殿堂塑像和陳設都按藏族風格重新列置,并開始興建喇嘛殿堂,喇嘛教就在五臺山興盛起來。由此出現了五臺山佛教圣地青黃二廟并存、漢藏僧人兼有的情況。
后殿中心的磚臺上,殿中央有一個木制彩繪的大蓮花,這就是著名的“開花現佛”(圖)。從前想看“開花現佛”需要布施錢財,無錢花不開,錢少花開半,錢多才全開。觀看“開花現佛”時,只見底座圓盤緩緩轉動,一朵大蓮花從水波中伸出,徐徐開放,四尊佛背靠背分四個方向端坐在蓮花中心。八片花瓣合圍外,紅色花瓣上又有金色佛像,顯得異常鮮艷。以往許多香客無不視“開花現佛”為終生大幸。其實蓮花不會自動開合,而是通過一套機關裝置控制。8片花瓣合圍于外,平時不見佛像,遇有香客布施,僧人便在地下室里操縱拉繩和輪盤,花瓣開放,而現出佛像。佛家將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鮮紅潔凈的蓮花,象征為脫離塵俗、“往生凈土”的神化境界,頗有情趣。
開放時間
全天開放
地址
山西省五臺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