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寺位于山西省五臺縣的佛光新村,距縣城三十公里。從五臺縣豆村鎮向北行進十里,向東遠眺,就看到了三山環抱、松柏掩映、高低層疊的佛光寺了。順坡而上,林蔭之中,路徑通幽。行不遠,一堵影壁在滴翠的松柏下直立,“佛光寺”三個大子耀然入目。影壁后,就是坐東向西的“大佛光寺”的山門。
據唐著《古清涼傳》記載,佛光寺創建于北魏孝文帝時(公元471--499年),隋唐時期,寺況極為興盛,影響遠及日本。后來唐會昌五年,唐武宗滅法,殿宇遭到破壞。唐宣宗大中以后,佛法再興,大中十一年(公元857年),由女弟子寧公遇施資、愿誠和尚主持、在原彌勒大閣的舊址上修建了現存的正殿東大殿。佛光寺歷史悠久,寺內佛教文物珍貴,故有“亞洲佛光”之稱。
唐代建筑
東大殿(右圖)是該寺的主殿,位于最上一層院落,在所有建筑中位置最高。而且雄偉莊嚴,大有俯瞰全寺,壓倒一切的氣派。東大殿建有唐宣宗大中十一年,距今一千一百多年,為我國國寶文物。
殿間面寬七間,進深四間,單檐四阿頂,總面積為六百七十七平方米。正殿外表樸素,柱、額、斗拱、門窗、墻壁,全用土紅涂刷,未施彩繪。佛殿正面中五間裝板門,兩盡間則裝直欞窗。正脊兩端,飾有高大雄健的琉璃邸尾。天花板都作極小的方格,與日本天平時代(相當我國唐中葉)的遺構相同,這也是大殿為唐見的力例證。平梁上面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,兩叉手相交的頂點與令拱相交,令拱承托替木與脊博,這種做法在宋元以下是沒有的。柱頭卷殺作復盆,一寶裝煉話為裝飾,每瓣中間其脊,脊兩側突起橢圓形泡,瓣尖卷起作如意頭,為唐代最通常的作風。
東大殿的佛殿建筑,表現了結構與藝術的高度統一,有著我國唐代木構建筑的明顯特點,它雖然比南禪寺正殿晚了七十五年,但規模遠勝與彼,而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動極少,所以國內一般都將東大殿作為仿唐建筑的范例。
唐代泥塑
殿內沿著后內柱的中線砌一堵扇面墻,盡五間之長。墻兩端再折而向前,三面繞擁,如同一個大屏風。扇面墻下是一座高矮十四公分的大佛壇,上面有塑像三十五尊。正中為釋迦佛,左為彌勒佛,右為阿彌陀佛。三佛在佛座上部的衣折和結帶,均為唐代的固定形式。供養菩薩都在高蒂蓮花上,一足蹲,一足跪,此中形象國內不多見,除敦煌石窟外,僅大同華嚴寺還有。佛壇的左梢間為普賢菩薩騎象,右梢間為文殊菩薩騎獅子,都有兩菩薩在旁侍理。按通常配制,文殊騎獅居左,普賢騎象居右,這里卻相反。文殊的衣飾比較特殊,在胸前作如意頭,兩乳作螺旋紋,云頭復在肩上,兩袖翻卷作火焰形,與其它寺院內文殊的塑法有所不同。看那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,舒眉展眼,神情安詳,裸胸見膊,頸戴瓔珞,婉約寶環,既生動地塑造了當時印度人的形象,又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中國人的服飾風俗。在佛壇兩端的前角,立著護法金剛,披甲執劍,嗔目怒視,威而不惡,壯而怖,具有我國唐代武將風度。以上這些明顯句有唐人風采的塑像,也正是大唐顯赫人物的神化。佛壇左端金剛的右惻,有一女塑像,是建殿施主寧公遇,殿內南冊,面對佛壇有一塑像,為建殿時佛光寺主持愿誠高僧,都是寫實的等身肖像。沿著佛殿兩山墻和檐墻砌臺上排列著號稱五百的羅漢,實際有二百九十六尊。據東大典前明嘉靖三十其年十月二十三日《從修佛光寺補塑羅漢碑記》云:“宣德年間塑繪五百羅漢?!笨芍_漢塑像,當為明代遺物。
唐代壁畫
大殿的墻壁上,還有唐代壁畫(右圖為壁畫局部)十余平方米,內容均為佛教故事。其中最足珍視的為右次間內柱前額上的橫幅。橫幅分三組:中組以佛為中心,七菩薩脅侍。左右兩組以菩薩為中心,起旁又有菩薩、天王、飛天等。避之兩極端有僧俗供養人像,北一列是披袈裟的僧徒,南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,內有一人,嘴兩旁出胡須,與敦煌壁畫中所見屬同一格式。顏色除石綠以外,都呈顯深暗鐵青色。各像衣紋線條都極流暢,富有唐風。而勾畫臉和胡須的筆伐,含有漢畫遺風。佛座背面的壁畫,用筆淳古,色澤如新,內容和構圖同唐代吳道子《天王送子圖》相仿佛,是我國現村木構建筑中唯一早期的壁畫。在第一層院落,有坐北向南的文殊殿,面寬其間,進深四間,總面積為六百一誰平方米。文殊殿是此寺的配殿,配殿結構規模這樣大,占地面積僅比主殿小六十七平方米,也是少見的。
開放時間
全天開放
地址
山西省五臺縣的佛光新村
繁峙疤餅
因餅上遍布疤痕而得名,也叫籽餅。用料有白面、葫油、白糖、雞蛋及蘇打等。制作時,將和好的面搟成直徑約半尺左右的薄餅,在鐵鍋內鋪一層磁砂,放一層餅,進行烘烙。熟后,餅呈金黃色,皮上均勻地布滿圓形小坑,酥脆香甜。
代縣麻片
原料包括上等白面,去皮芝麻仁、純麻油或葫油、蜂蜜、白糖。用面拌糖、和油、揉蜜水,搟皮、涂蜜、撒芝麻,上鍋烘烙。成品2寸長,半寸寬,淡黃色,香脆可口。
原平鍋魁
原平鍋魁因在歷史奪當地爐食之魁而得名,其狀若塊,約三寸長,寸許寬,卷邊滾圓。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,包餡的另有名稱。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,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。鍋魁餅面橙黃色,具有香、甜、酥、脆的特點,加之包餡的不同,又各具風味,久食不厭。
高粱面魚魚
用普通高粱經過淘煮漂晾,碾磨成面,用開水和好,人工搓成。在面案兩頭各擺五塊蒜瓣大的面疙瘩,用兩手掌按壓、搓動,10條魚魚一般高粱米粗細,蒸熟后,配以羊肉或西紅柿湯調和,清爽利口,別具風味。
忻州瓦酥
瓦酥的形狀象瓦片。長約十厘米、寬約四厘米、厚約五毫米,內外一色金黃,化紋顯明,背面著有“忻州瓦酥”四字。每公斤約有五十二至五十八塊。
定襄蒸肉
豬肉、土豆、煮熟切碎,再加粉面、調味作料攬拌混合,放入碗里再蒸。食用時加熱切成塊,味香迷仙。
神池麻花
神池麻花,為我區的名食之一,于食品業著稱甚久,蜚聲北方各地,其配料是酵肥三份,水二份半,油半份,糖、堿少許。炸時用葫油,要清澈澄凈,以不起沫不冒大煙為宜。神池麻花看去色鮮美,聞之撲鼻而香,吃起來脆而不硬,酥而不散,香甜耐嚼,回味無窮。
河曲酸粥
相傳河曲的酸粥的由來純屬一種偶然,李自成起義大軍進京路過此地,當地老百姓皆大歡喜,家家戶戶泡米為大軍士卒準備飯菜,誰知由于情況有變,大軍臨時改變路線,繞道而過,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,一時半活兒吃不完,放的時間長了就發了酸,老百姓也舍不得扔掉,就用發了酸的米煮成粥吃,誰知意外地發現這用發酸了的米煮的粥并沒有影響其食用價值,后來人們便故意將米泡酸做粥食用,慢慢地發現這種酸粥能開胃健脾,護膚美容,妙不可言。
航空
北京、廣州、成都、西安等各大城市均有直達太原的飛機。旅客到達太原后,可在太原五一廣場搭長途車去五臺山。
火車
由北京、呼和浩特、包頭、大同等地去五臺山的旅客,可選擇387次、373次京太、京運快客或433次包太直客,可在京原線上的砂河、繁峙、代縣、原豐、忻州各站下車、然后轉乘汽車前往五臺山。如果從上海、南京、蘇州、無錫、徐州、濟南、石家莊、西安、鄭州方向去五臺山,可先搭快車到太原,太原市五一廣場有長途車直達五臺山。
公路
北京、天津、河北游客及華南、東南游客及自駕車游客可經望都、阜平直達五臺山,其它地區的游客可先到太原、忻州,每日多次長途車往返五臺山。五臺山旅游道路寬闊平坦,冬季除雪,暢道無阻。
出租車
山西五臺縣出租車起步價5元/2公里,運價1元/公里,10公里后運價2.2元/公里;夜間起步價為6元/2公里,運價1.2元,10公里后運價2.4元/公里。
土特產品
黃河鯉魚
特點是嘴大、鱗少,脊梁上有一道紅線,肉肥味美。清明時節是捕魚盛期。黃河鯉魚一般1.5公斤,大的2-3公斤。明代以來,列為貢品。
臺蘑
生長在五臺山五座臺頂的蘑菇。味道鮮美,營養價值高,與張家口的口蘑齊名。蓋厚、桿粗、桿底錘圓,有油性,曬干后不會發硬。
臺黨參
五臺山山多坡廣,氣候清涼,黑紅色的砂坡地多,土壤中含有腐殖質,適合種植黨參。功能為補中益氣,生津止渴,與人參相盡而偏補中氣。用于治療貧血、衰弱癥,并可鎮咳祛痰、健胃利尿。
繁峙黃芪
色澤光,外皮美,心黃,條粗長,無枝杈,粉性飽和,含糖率高。味甘、性溫,是補氣的主藥,有固表止汗。
五臺山中心地帶臺懷鎮的楊林街是一條商業街,在許多旅游點也有旅游紀念品商店,在向當地人購特產時,可以適當還價。